刚刚结束的全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文明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强调坚持让河流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提出河流污染防治的目标、原则,将对我国河流水污染防治和人民群众饮水用水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河流休养生息,是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是保障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让河流休养生息,就是通过人文关怀,促进人水和谐,恢复河流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容量作为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基础和前提,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将环保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约束性、指导性规划,做到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主动与环保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衔接,真正体现环境优先。
让河流休养生息,首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用水安全。把饮用水源保护切实抓紧抓好,坚决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严防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严格履行行政首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主要出境断面指标作为考核区域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的重要内容,将断面水质考评情况与奖惩、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用水,切实保证必要的生态用水。采取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治理水污染,统筹考虑江河上、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兼顾干流和支流的污染防治,实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性措施,努力实现国家“十一五”环保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环境保护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维护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建设生态文明,确保江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