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建设理念打造宜居城市

  近年来,一些城市提出宜居城市建设,如深圳市提出了宜居城市创建计划(2012~2013)。宜居城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笔者结合深圳市的情况,进行了如下思考。
  宜居城市的内涵
  笔者认为,现在对宜居城市的概念可以描述为,以城市生态综合平衡为机制,以改善和发展民生为根据,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前提,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就是城市整体形成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体。
  宜居城市的标准具有主观性、多面性、复杂性、社会性和地方性,宜居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是不同的。
  宜居城市,可以说是一个城市走向生态文明的方向。宜居城市有以下特点:首先,宜居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遇到一定阻碍,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宜居城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使然。其次,宜居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宜居城市必须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要拥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好的绿化和宁静的生活环境等。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改革开改30多年,很多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深圳市为例,它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但是,伴随过快发展,一系列的问题衍生出来,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面积狭小引发资源短缺,人居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治安问题严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
  伴随中国经济大潮的又一次起落,深圳发展更是面临着转型困扰。虽然在2006年,深圳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100%,但部分区域的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在巨大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之下,在保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居环境水平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面临公共服务滞后于城市需求的问题。
  为破解这些发展难题,深圳迫切需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着力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建设宜居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笔者认为,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更新城市建设理念。以深圳为例,颁布了《深圳市人居环境纲要》,提出了独具特色\生态优先、城市宜居等六大理念。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定期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会。环境形势分析会与经济形势分析会相呼应,使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其他城市可借鉴深圳的上述经验。
  将生态化融入各个领域。建立生态城市目标,将生态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用生态化提升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更加协调,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如深圳市重点抓住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四带六廊”建设,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格局,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要以民生为着力点,打造城市宜居环境。如深圳市推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及行动计划,围绕居住改善、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安全、宜居社区及精神文明等方面提出了切实措施。重点以安居乐业吸引人才,加强人才引进、安置计划。并将生态建设作为提升宜居水平的重要途径,积极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加强社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使广大市民既能有房住,又能住得好,努力形成幸福宜居、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9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