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新型生态伦理关系

 【核心提示】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促使学者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所蕴含的当代价值,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近日,我国一些地区雾霾天气频现,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愈加迫切。学者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伦理的探讨不可或缺。

  从生态伦理视角审视生态失衡

  生态伦理研究是近年兴起的应用伦理学分支之一,也是审视生态失衡、构建生态建设理论基础的视角之一。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目前重污染、高投入的产业结构和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卢风认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仅考虑GDP增长和社会公平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原则,要有观念的改变,即价值观、幸福观、人生观、科学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而生态伦理和生态哲学可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观念方面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当代价值

  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促使学者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所蕴含的当代价值,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些学者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都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但长期被学界忽视。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日渐受到学者关注。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对新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缺乏解释力,缺乏应用性的解释维度;视野不够广阔。研究者应当从实践出发,利用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回答、解决现实问题。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陈爱华提出,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于生态伦理的论述需要引起学者的关注。比如,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对待自然的态度就是对待人自身的态度。此前罕有学者从生态伦理角度解读这些论述,而在现代生态科学与生态伦理的语境中对其加以发展,对今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

  解决生态失衡、生态危机问题,有赖于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实现伦理范式的转变。卢风表示,在生态伦理领域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争论。利奥波德提出的“大地伦理”是奠基于生态学的伦理学,它强调人类只是“生命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要求人类的活动尊重“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强调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于个体的权利,指出道德是对生存竞争中的行动自由的自觉限制。“大地伦理是一种既具有理论深刻性又具有可行性的生态伦理学。直面现实而又不断深化的大地伦理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借镜。”

  十八大报告完整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通进认为,尊重自然是一个包含着丰富内涵的、革命性的全新理念。尊重自然意味着,我们要把自然当成一个具有内在价值的、与人类平等的伙伴来珍惜和爱护,而不能将其仅仅当成人类的原料仓和垃圾场。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讲,尊重自然意味着,我们要把自然当作道德关怀的对象,用道德来约束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同时,我们要对作为整体的自然持一种尊重和感激的态度。尊重自然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尊重自然,才会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尊重是基础,顺应是途径,保护是结果。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认为,可将“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目标确定为人、社会与自然“和平、和谐和共生”。“和平”是一种较为初级的“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目标,也就是说,人们只要不去故意破坏生态环境,就可大致满足这一要求;“和谐”是一种中等程度的“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目标,我们不仅要自觉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适当利益协调,并且要主动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救助、对自然界的尊重关爱;“共生”是一种最高程度的“准生态中心主义”的目标,更关切的是对自然生态的顺应和保存,并且所有的尊重关爱应是无条件和无功利目的的。沿着不同的思路,我们可以描绘出不同范式下的伦理范畴及其体系。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3-02-2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