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王恩重) 近日,记者从沈阳市环保局了解到,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工作任务,沈阳市正在认真落实,全力推进“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
今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利用5年的时间,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生态市,并将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轮创建热潮。
生态创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
到目前,沈阳市已经展开了生态区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污水和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绿化美化、支流河整治、噪声整治、绿色社区创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城乡路网完善、节水改水、封山育林和水土保持、农村新能源推广、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拆除污染锅炉、污染源企业整治、节能减排等20多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百余项重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市创建指标达标率达到58%,比2007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乡村居民获益最大
在此期间,沈阳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零的突破。过去该市乡镇一级基本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基本处于直排和散排状态。通过生态市创建,到目前,经过专家组的全面调查,已经对涉农的121个乡镇中具有排污现象的102个乡镇全部完成了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按照建设25个的计划,建成了31个乡镇、村屯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量达到14300吨/日。
目前沈阳市的区县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开工,启动了60万吨/日南部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今明两年建设的24个区县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工建设15个,其中8个主体工程完成了50%以上,年底可建成11个。
过去沈阳市农村地区仅有四个郊区的部分乡镇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三县一市垃圾基本没有无害化处理。今年以来,东陵、沈北、苏家屯、于洪四个郊区新建了15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和购置了垃圾收集压缩车运输车,覆盖了30个多个乡镇的村屯,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实现了零的突破,形成了"村收集、乡镇中转、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