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倡导“绿领文化” 企业要变“企业公民”

  倡导“绿色公司”理念到发起地产行业第一家专业的慈善基金会,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一直处在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前沿阵地。对于中国企业刚刚启蒙认识的CSR,冯仑幽默地用“企业的一件新衣”来比喻。

  冯仑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CSR这件事情来自西方,好比企业穿的一件新衣服,欧洲衬衫的领子很大,中国人身材不是很适合。

新衣服要合体,要找一个合适的裁缝作一些改进,否则走路就会走扭曲,不舒服。

  冯仑的理论无疑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真实感受,在中国以往的公益活动中,把慈善捐款变成企业负担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误读。实际上,世界500强中很多知名企业将公司战略与企业公民的责任并重共赢、良性配合,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取得利益最大化,同时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

  CSR不是简单的捐款,万通将之发展成为“绿色公司”和“公益慈善”两个部分。绿色公司又包含绿色产品、阳光利润和和谐文化几个部分。

  倡导“绿领文化”

  “绿色公司”不仅仅是万通地产2008年的工作主题,也是公司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冯仑认为,“关于绿色的追求,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一种价值观。并逐渐将其上升成一种价值伦理,对于万通来说,必须要按照这种道德观念去规范、去行使、去遵从、去支持。”

  在“绿色伦理”的驱动下,万通执意做透明的阳光企业,比如“新股东文化九条措施”,其中包括中小股东提名独立董事,公司分红方案先征求中小股东意见等。回报股东和投资者,保障这部分人的利益,是万通体现企业责任的第一个方面。

  回馈客户,则是万通更为重视的一面。2005年开始,万通地产就推出了“客户价值倍增计划”,每年投入二次规划的资金在2000万元左右,用来改造和维护已售出房屋的设施。这在房地产业内也是首开先河。

  “让万通的房子绿色、安全,能够每年升级”,是万通对客户的责任体现。

  同时,万通地产已经开始执行“绿色办公室计划”。今年9月,万通地产通过了一项特殊的制度――《万通地产志愿者制度》,每个员工每年有4天带薪参加公益事业的实践机会。同时,依据万通绿色价值观,公司内部倡导 “绿领文化”,使员工的行为规范完全符合绿色公司的要求,形成鲜明的绿色公司企业文化,并影响周边人群。

  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

  冯仑说,董事长的责任是维护股东的利益,在满足股东利益的同时回馈社会。但如何在股东利益和回馈社会中找到平衡点,无疑是企业的一个难题。

  冯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两点,一点是企业社会责任长期跟公司的利益、股东利益高度一致,比如关心社区、股东、利益相关者。第二点是技术成本和舒适度能够平衡好,简单地说,环保技术提高、成本适度提高,但舒适度也相应增加。以二次规划房屋升级来说,万通这一举动虽然增加了成本支出,但同时也为万通带来了口碑和更多客户,无疑成为了良性互动的成功案例。

  比如万通成立的“万通公益基金会”,得到了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聘请具有国际公益组织经验的专家担任秘书长,组织专业的人员机构独立运作,独立进行财务审核。万通上市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的0.5%,非上市公司拿出利润的1%,捐赠给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在今年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万通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是一个开始。”冯仑表示,万通正在做一个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划,请国际资金机构做规划,要把公司的经营战略、绿色战略和企业公民的要求融合在一起,使我们做这件事变得更加理性、持久和有效。

  “无论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还是适应社会转型期化解社会矛盾与阵痛的需要,抑或从推动市民社会的建立来说,企业自觉和不自觉地都必须由单纯追求利润的‘凶猛动物’,转变为‘温良恭俭让’的良好的企业公民,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冯仑总结说。

  的确,绿色公司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先行者万通地产已经走在寻找这个美丽新世界的路上。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8-12-0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