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的批示,记者于近日来到湖南省冷水江市,就群众反映的冷水江市锡矿山闪星有限公司周边地区非法开采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通过走访锡矿山闪星公司周边地区的长龙界、七里江、黄光等村庄,记者认为群众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锡矿山地区锑矿历经100多年的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后果正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要解决这里的水、大气污染问题,有效处理含砷碱废渣,恢复生态,除了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之外,也需要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而地方政府更要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从长计议,对锡矿山地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锡矿山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地处湖南省中部的冷水江市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城市四周山峦起伏,山崖沟壑间郁郁葱葱,湖南省第二大河流资江泛着涟漪穿城而过。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秀美的城市,已经受到污染的侵扰。尤其是走进这里的锡矿山地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开山取石、矿渣密布、一片山秃水恶的景象。
锡矿山矿区群众饱受污染之苦
村民李汉梅说,过去她们这个地方很美,依山傍水,四季常青,门前的小溪有鱼、有虾,还有螃蟹,自从近年来这里开始采矿以后,不但山秃了,水里的鱼儿、虾和螃蟹也全都没有了。
从冷水江出城往北行驶几公里后,记者渐渐进入锡矿山地区。从车上往下看,几条小溪从不同的方向流来汇在一起,由于来水的方向不同,水的颜色各有不同。据同车的当地人介绍,黑色的水是从宝大兴煤矿区流过来的,黄褐色的水是从长龙界、七里江等锑冶炼区流过来的。
公路两旁的群山上,几乎都是满目疮痍,寸草难生,像和尚的脑袋,光秃秃地闪着黄光,一个个近似炮楼的冶炼炉毫无规则地在秃顶上延伸,显得格外刺目。而每当冶炼炉装满矿石点火冶炼时,浓烟像黑色巨龙一样直冲云霄,顿时遮天蔽日。烟雾中夹杂着的二氧化硫味迎面扑来,呛得过往的行人不住地咳嗽。没有闻过这种味道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味呛得喘不过气,甚至会有些窒息的感觉。
记者穿过长龙界,顺着一条山路来到锡矿山地区黄光(音)村,这里是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一条小路把村子与外界连接起来。公路两旁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几排古老的民房,公路下是绿油油的田地。溪水从山间缓缓流淌,沿着公路从房前流过。
记者来到溪流旁,捧起溪水,发现水呈淡黄色。抬头再看四周延绵的群山,已找不到遮风挡雨的绿树青草,只有一堆堆尾矿渣被人随意地遗撒在山坡上。
听说有记者来访,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七嘴八舌地向记者诉说他们饱受的污染之苦。
“那些房子和烟囱都是炼锑的。这些冶炼厂老板不管我们的死活,只要发现哪有锑矿石便跑过来随意开采,到处冶炼。炼完锑之后便将废渣四处堆放,结果弄得漫山遍野都是尾矿渣。”一位龚姓村民指着山上的冶炼炉告诉记者,这些堆弃的矿渣时常沿着山坡往下滑落,“砸到我们的房子上,您看把我们房子砸的。”据这位村民说,这里炼锑的足有200多家。
记者顺着龚某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坳间堆积着大片的尾矿渣,随时都有从山坡上滑到下面的房顶上的危险。看了之后,记者不免为居住在山下村民的安全担心。
村民李汉梅接着说,这些山上的尾矿渣在雨季被雨水一冲刷,渣中有毒矿物质直接流进山下的农田里,渗透到地下水之中,结果把他们喝的水都污染了。
村民康春珍见到记者后,执意拉着记者到村西边她的养猪场去看看。记者随着她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饲养场后,她捡起一根木棍,拨拉了一下懒洋洋趴在地上的猪,忿忿地说,她家共养了45头猪,由于饮用地下水,猪身上长了许多痘儿,而且渐渐地出现了不爱吃食的现象。当地兽医在诊断后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于饮用污染水造成的。
“那个池塘是杨友华的养鱼塘,由于受溪水污染,池塘里的鱼儿都死光了。”康春珍指着坡地下的池塘告诉记者。
村民李汉梅说,过去她们这个地方很美,依山傍水,四季常青,门前的小溪有鱼、有虾,还有螃蟹,自从近年来这里开始采矿以后,不但山秃了,水里的鱼儿、虾和螃蟹也都全没有了。
百年老矿环境破坏严重
锡矿山地区解放前是掠夺式开采,改革开放后是无序发展。虽然经济发展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造成生态破坏、给周边居民带来安全隐患的锡矿山锑矿开采不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事情。早在100多年以前,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蕴藏的丰富的锑矿资源就被人们发现。据统计,这里的精锑资源现保有储量达3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0%,因而被人们称为“世界锑都”。
记者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对稀有金属锑有了一些了解。普通锑呈银白色,质地坚硬而脆,由卤化电解制得,主要用于工业和医药,超纯锑是重要的半导体和红外线探测器材料。由于世界上锑矿石并不丰富,却用途广泛,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在改革开放之前,锑资源一直由国家控制,当时锡矿山地区锑资源开采和冶炼均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独家垄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锡矿山地区所属村镇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了采选业,提出了“有水快流”的政策。随着这一政策的推广实施,锡矿山地区的民营涉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了解,目前这里的锑矿产业主要集中在矿山乡、锡矿山街道办事处和中连乡“一办两乡”,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包括闪星锑业公司在内的冷水江市绝大部分涉锑企业在内,其中有锑矿开采企业4家,锑冶炼企业26家。据统计,锑产业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
对于迅速发展的涉锑产业,这里的人们说,锡矿山地区解放前是掠夺式开采,改革开放后是无序发展。虽然经济发展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锑矿渣带来砷污染隐患
遍布锡矿山地区的砷碱渣已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锡矿山地区地下水系已经受到砷的污染。一旦暴雨冲刷,流入资江,极有可能影响资江下游直至洞庭湖水域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多年以来,锡矿山锑矿石的采选、冶炼给国家和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锡矿山地区锑矿采选能力达到72万吨,冶炼能力近7万吨,全年生产精锑1.17万吨,氧化锑系列产品2.58万吨。目前,锑产业已经成为了冷水江市的重要税源,2007年,锡矿山地区上缴税收1.5亿多元,2008年1月~9月,锡矿山地区入库地方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11%。
然而,锑矿资源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锑矿渣也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害。据了解,当地仅累积起来的锑矿渣量便高达百万吨。而锑矿渣中又含有砷、碱等有害物质,因而造成砷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解放以来,锡矿山地区共发生6起砷中毒事件,其中最大一起中毒人数多达130余人。
2008年9月25日,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再次发生砷污染事件。据冷水江市环保局有关人员介绍,锡矿山地区闪星锑业有限公司动力厂在锡矿山锑华公司后面山坡上建有一水塔。9月25日,水塔进水管焊缝脱裂,闪星公司未能及
时发现和处理,造成管道中大量的水流入尾坝库中,将库内10余吨含有砷碱成分的废渣沉淀、溶解后冲入山下的小溪,造成地下水污染。
村民杨志雄当时正在地里劳作,喝了井水后便出现呕吐、发烧的现象。
2008年9月27日,矿山乡新生村再次发生13名职工因饮用铁矿附近井水后出现呕吐、发烧现象。
事件发生后,冷水江市环保局立即派人陪同杨志雄到闪星公司中心医院就诊,并及时向冷水江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
为彻底查清污染事实真相,堵住污染源头,冷水江市环保局对污染现场附近的小溪、水井和池塘等水体进行取样、分析调查。经冷水江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显示:联盟居委会2组、3组地下水中砷浓度为每升37.916毫克,超过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757倍;小溪中的砷浓度为每升39.117毫克,超标781倍。
此后不久,冷水江市环保局又对新生村井水、河流及新兴铁矿区井水中的砷含量再次监测,结果砷浓度为每升0.02毫克,浓度没有超标。
为进一步查明地下水中的砷物质来自何处,冷水江环保局工作人员再次将新兴铁矿区坝塘、水井抽干3次,反复检测,最终查实:泉涌水中砷浓度为每升1.139毫克、井水中砷含量为每升1.173毫克、新鲜井水中砷浓度为每升3.291毫克。据此证实,新兴铁矿坝塘上方两口井的水质分别超标2.44倍和0.04倍,由此可见当地地下水系已经被污染。
查清污染源之后,为防止污染面积进一步扩大,预防新的污染事件发生,冷水江市环保部门又将监测范围延伸到锡矿山地区现有的75个地下水井。结果发现,矿山乡龙虎山村2组、矿山乡坝塘井、矿办陶塘居委会3组、7组及联盟居委会水井等14个水井中砷含量超标,其中联盟井、坝塘井、龙虎山村2组水井砷污染非常严重,砷超标倍数分别达153.4倍、27.9倍和6.8倍。
除此之外,冷水江市环保局还对锡矿山地区地表水进行监测和取样分析,监测结果证实,青丰河水体中砷浓度超标倍数变化范围为5.24~70.6之间,属于严重污染;涟溪河水系的联盟支流龙虎山小溪、七星村小溪、联盟小溪3个断面水体中的砷浓度超标倍数分别为34.6、107.3和67.8。
由此可见,遍布锡矿山地区的砷碱渣已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锡矿山地区地下水系已经受到砷的污染。一旦暴雨冲刷,流入资江,极有可能影响资江下游直至洞庭湖水域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百年老矿环境破坏严重
锡矿山地区解放前是掠夺式开采,改革开放后是无序发展。虽然经济发展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造成生态破坏、给周边居民带来安全隐患的锡矿山锑矿开采不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事情。早在100多年以前,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蕴藏的丰富的锑矿资源就被人们发现。据统计,这里的精锑资源现保有储量达3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30%,因而被人们称为“世界锑都”。
记者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对稀有金属锑有了一些了解。普通锑呈银白色,质地坚硬而脆,由卤化电解制得,主要用于工业和医药,超纯锑是重要的半导体和红外线探测器材料。由于世界上锑矿石并不丰富,却用途广泛,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在改革开放之前,锑资源一直由国家控制,当时锡矿山地区锑资源开采和冶炼均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独家垄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锡矿山地区所属村镇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了采选业,提出了“有水快流”的政策。随着这一政策的推广实施,锡矿山地区的民营涉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了解,目前这里的锑矿产业主要集中在矿山乡、锡矿山街道办事处和中连乡“一办两乡”,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包括闪星锑业公司在内的冷水江市绝大部分涉锑企业在内,其中有锑矿开采企业4家,锑冶炼企业26家。据统计,锑产业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
对于迅速发展的涉锑产业,这里的人们说,锡矿山地区解放前是掠夺式开采,改革开放后是无序发展。虽然经济发展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锑矿渣带来砷污染隐患
遍布锡矿山地区的砷碱渣已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锡矿山地区地下水系已经受到砷的污染。一旦暴雨冲刷,流入资江,极有可能影响资江下游直至洞庭湖水域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多年以来,锡矿山锑矿石的采选、冶炼给国家和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锡矿山地区锑矿采选能力达到72万吨,冶炼能力近7万吨,全年生产精锑1.17万吨,氧化锑系列产品2.58万吨。目前,锑产业已经成为了冷水江市的重要税源,2007年,锡矿山地区上缴税收1.5亿多元,2008年1月~9月,锡矿山地区入库地方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11%。
然而,锑矿资源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锑矿渣也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害。据了解,当地仅累积起来的锑矿渣量便高达百万吨。而锑矿渣中又含有砷、碱等有害物质,因而造成砷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解放以来,锡矿山地区共发生6起砷中毒事件,其中最大一起中毒人数多达130余人。
2008年9月25日,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再次发生砷污染事件。据冷水江市环保局有关人员介绍,锡矿山地区闪星锑业有限公司动力厂在锡矿山锑华公司后面山坡上建有一水塔。9月25日,水塔进水管焊缝脱裂,闪星公司未能及
时发现和处理,造成管道中大量的水流入尾坝库中,将库内10余吨含有砷碱成分的废渣沉淀、溶解后冲入山下的小溪,造成地下水污染。
村民杨志雄当时正在地里劳作,喝了井水后便出现呕吐、发烧的现象。
2008年9月27日,矿山乡新生村再次发生13名职工因饮用铁矿附近井水后出现呕吐、发烧现象。
事件发生后,冷水江市环保局立即派人陪同杨志雄到闪星公司中心医院就诊,并及时向冷水江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
为彻底查清污染事实真相,堵住污染源头,冷水江市环保局对污染现场附近的小溪、水井和池塘等水体进行取样、分析调查。经冷水江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显示:联盟居委会2组、3组地下水中砷浓度为每升37.916毫克,超过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757倍;小溪中的砷浓度为每升39.117毫克,超标781倍。
此后不久,冷水江市环保局又对新生村井水、河流及新兴铁矿区井水中的砷含量再次监测,结果砷浓度为每升0.02毫克,浓度没有超标。
为进一步查明地下水中的砷物质来自何处,冷水江环保局工作人员再次将新兴铁矿区坝塘、水井抽干3次,反复检测,最终查实:泉涌水中砷浓度为每升1.139毫克、井水中砷含量为每升1.173毫克、新鲜井水中砷浓度为每升3.291毫克。据此证实,新兴铁矿坝塘上方两口井的水质分别超标2.44倍和0.04倍,由此可见当地地下水系已经被污染。
查清污染源之后,为防止污染面积进一步扩大,预防新的污染事件发生,冷水江市环保部门又将监测范围延伸到锡矿山地区现有的75个地下水井。结果发现,矿山乡龙虎山村2组、矿山乡坝塘井、矿办陶塘居委会3组、7组及联盟居委会水井等14个水井中砷含量超标,其中联盟井、坝塘井、龙虎山村2组水井砷污染非常严重,砷超标倍数分别达153.4倍、27.9倍和6.8倍。
除此之外,冷水江市环保局还对锡矿山地区地表水进行监测和取样分析,监测结果证实,青丰河水体中砷浓度超标倍数变化范围为5.24~70.6之间,属于严重污染;涟溪河水系的联盟支流龙虎山小溪、七星村小溪、联盟小溪3个断面水体中的砷浓度超标倍数分别为34.6、107.3和67.8。
由此可见,遍布锡矿山地区的砷碱渣已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锡矿山地区地下水系已经受到砷的污染。一旦暴雨冲刷,流入资江,极有可能影响资江下游直至洞庭湖水域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地下被采空,耕地遭破坏,空气被污染
在宝大兴矿采空区,最高采矿区深达地下30多米,采空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矿下顶板距地表最薄处仅0.6米~0.8米,随着挖掘的深入,地表塌陷也时有发生,导致这里近80%的田地无法耕作。
经过百余年的开采,锡矿山地区地下已接近采空状况,形成了连片的空巷道。由于采矿的复杂性,使得其地下作业面地形复杂,特别是在宝大兴矿采空区,最高采矿区深达地下30多米,采空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现在仅靠几个矿柱支撑,随时会发生塌陷。
据了解,宝大兴矿下顶板距地表最薄处仅0.6米~0.8米,随着挖掘的深入,地表塌陷也时有发生。据冷水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宝大兴矿已发现规模较大塌陷点达19处之多,随之而来的地面塌陷、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008年冬天,由于受冰冻天气的影响,锡矿山地区长龙界居委会蓝田路、光荣居委会童家院等地段数次发生地表下沉现象,最大下沉带长约60米、宽约4米,100余栋房屋出现开裂或下沉现象。
据了解,宝大兴地区现有常住居民8800多人,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随时有可能造成重特大地质灾害事故。
为此,冷水江市政府邀请湖南省工程勘察院对锡矿山宝大兴采空区进行了勘查。勘查报告认为,宝大兴区域内19处塌陷点随时可能塌陷。
此外,锡矿山地区由于长期开采,水土大量流失,地表几乎寸草不生,因而造成这里近80%的田地无法耕作。
另外,这里的地下水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仅2007年废水排放量就达94.5万吨,造成当地水量明显减少,群众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
锑矿开采和冶炼也导致这里空气污染异常严重。据统计,近年来,这里的废气排放量为32亿立方米,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过空气环境质量标准Ⅱ级限值两倍以上,且酸雨频发,程度不断增加,造成土地酸化严重,土壤成分化验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现在这里的废渣排放量为67.2万吨(不包括砷碱渣),其中冶炼废渣的排放量为6.8万多吨,采矿废渣的排放量为60.3万多吨,而砷碱渣的产生量为1500多吨,加上近几年按“四防”措施贮存的量已达两万多吨。
由于上述污染物的存在,使得锡矿山所在地区3个乡镇(办)两万多群众已丧失了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身心受到较大危害。
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在2008年9月相继发生自来水砷超标事件后,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实施应急供水,确保锡矿山地区群众不再饮用砷超标源水,拟建立全覆盖的自来水供水网络。
在对锡矿山地区进行采访时,记者与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及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交谈。
据冷水江市委一位常委讲,近年来,为整治锡矿山地区矿业秩序,冷水江市专门成立了锡矿山宝大兴地区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组建了安全监察大队,专门负责宝大兴地区的安全监管工作。还成立了护矿队,采取“驻矿驻点、定点定责”的办法,包干到人,监管锡矿山地区的矿业秩序,并对超深越界、非法开采等行为进行经常性的严厉打击。
同时,自2002年以来,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队,组织环保、工商、公安、国土、安监、煤炭、电力等部门,对非法的锑晶采选和冶炼企业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清理和集中整治。
记者了解到,冷水江市委、市政府还针对宝大兴地区实施特别管理,颁布了《冷水江市锡矿山宝大兴地区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相继制订了《锡矿山宝大兴地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和《冷水江市锡矿山宝大兴地区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冷水江市还建立了市、乡、村组三级监测网络体系,明确了地质灾害预测预报责任人。
2008年1月,由于受冰冻灾害的影响,锡矿山宝大兴地区蓝田路和童家院地段发生地表沉陷。冷水江市拨付专项应急预算资金进行及时救援,并将30多户居民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据了解,2007年6月28日,冷水江市资江流域发生水质锑超标事件;2008年9月以来,这里再次相继发生自来水
砷超标事件。事件发生后,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实施应急供水,确保锡矿山地区群众不再饮用砷超标源水;以通告的形式对尚未遭到破坏的现有水源地及已建成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均设定为水源保护区;对已污染的水井进行掩埋处理,并设置警示牌;建立健全水源水质检测机制,对全市长期集中式供水的水源地长期监控,定期送样检测。
记者了解到,为彻底解决锡矿山地区人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冷水江市拟建立全覆盖的自来水供水网络,初步想法是扩大供水能力,对闪星锑业公司现有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并由政府出资建立居民点集中供水。
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解开百年污染这个“结”
要解开锡矿山污染这个“结”,不仅需要企业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更重要的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从长计议,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们在看到冷水江锡矿山污染严重的同时,不能不思考:锡矿山开采冶炼近百年的历史,导致污染沉积已久,污染责任应由谁负?污染究竟该由谁来治理?
自然,闪星锑业公司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起全面综合回收利用砷碱渣的责任。
作为一家百年企业,闪星锑业公司(原冷水江锡矿山矿务局,过去为中央企业,改制上市后归省直管)解放以来共生产精锑90万吨,完成出口创汇25亿美元,上交国家税收30亿元,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调查,仅这家企业产生的砷碱渣、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全地区总量的70%以上。
目前,闪星锑业公司虽有较为成熟的砷碱渣处理技术,且拥有年处理1200吨砷碱渣的能力。但是,仅依靠闪星锑业公司扩大砷碱渣处理能力,使其逐步实现锡矿山地区砷碱渣“不欠新账、还清旧债”的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锡矿山地区还有更多的尾矿渣有待解决。
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在着手解决砷碱尾矿渣的同时,决定进一步规范锡矿山地区矿业秩序,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维护国有大矿利益的原则、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的原则、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支持地方政府按“关小扶大”的要求,引导民营涉锑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促进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的具体做法是年生产能力凡小于5000吨的企业一律关闭,发展5家年产能在5000吨以上的民营企业,这样既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可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
对于宝大兴塌陷区,冷水江市委、市政府还决定实施搬迁避让方案,成立宝大兴塌陷区搬迁避让治理办公室,由省、市、县三级共筹集资金3.2亿元,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搬迁宝大兴地区8800多名居民。
然而,这只是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的设想,要将其变为现实,还有一段路程。
冷水江市的这位市委常委告诉记者,宝大兴地区8800多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冷水江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宝大兴塌陷区搬迁避让方案》并逐级上报。目前搬迁方案还没有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所以只是纸上谈兵,因此,他们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尽快批准,彻底消除该地区的安全隐患。
“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对锡矿山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这位官员还呼吁把涟溪河和青丰河列入湖南省重点污染治理工程,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综合治理;将砷碱渣污染列入省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安排专项资金,按照“不欠新账、还清旧债”的原则进行处理;支持闪星锑业公司利用技术优势,扩大砷碱渣的处理能力,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对锡矿山地区所有涉锑企业产生的砷碱渣实行统一有偿收集和处理,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予以扶持。
记者了解到,目前,冷水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对锡矿山地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对锡矿山地区涉锑企业上交各种税费全额返回用于锡矿山地区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出台锡矿山地区涉锑生产企业征收生态环境恢复费等相关政策;锡矿山地区涉锑企业上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择污费等返回地方政府用于环境治理;允许冷水江市对境内煤炭企业征收一定费用用于环境治理。
临行前,记者得到了冷水江市政府于2008年10月13日签发的《关于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纪要》,纪要中对下一步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了较为详细具体部署,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刻不容缓,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从长计议,理性决策,认真解决好锡矿山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从根本上改善该地区的人居环境,努力促进我市涉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字表述的内容不错,但如何把文字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就需要当地相关部门行动起来。
一个生态和经济都得到和谐发展的社会,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渴望,也是锡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唐宝贤 刘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