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西省环保厅机关团委认真贯彻团江西省委《关于在全省创建共青团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通知》精神,紧密联系环保工作实际,结合团员工作的特点,周密计划,狠抓落实,在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厅直机关有关部门大力的配合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环保特色的创建活动,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找好一个创建点
为了保证创建活动的持续深入,江西省环保厅机关团委即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厅团委委员的具体分工。在认真学习领会团江西省委通知精神的基础上,与江西厅扶贫工作组密切配合,组织团委委员深入创建点,与婺源县沱川乡河西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认真的座谈。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创建点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工作方案,对每项工作都做到了内容、时间、人员三落实。为确保工作方案的落实,厅机关团委积极寻求厅直机关党委的大力支持,在厅直机关党委书记的亲自过问下,及明落实了创建工作所需的物资、经费,形成了团委与厅直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使创建活动具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精心设计了厅共青团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启动仪式。江西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带领班子成员和厅机关各部门及有关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并与婺源县县长共同为“省环保厅青年林”揭幕,为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
创建工作要得以持续深入,必须实现与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围绕厅党组关于充分发展自身优势,加强和婺源县沱川乡党委、政府及帮扶村的联系协调,找准切入点,通过项目引进、设施援建、政策宣讲、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河西村在生态文明建设、道德文明建设、团的组织建设等方面有一个新的提升,达到“经济发展好、生态保护好、村庄和谐好、青年作用发挥好”的总体要求,在计划通过宣传标语、宣传牌,开办培训课、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诚信、讲和谐宣传活动,努力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认真听取创建点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创建工作精心设计了“五彩江西”大气环保生态防护林活动、“一帮一”结对助学活动、帮助完善青少年文体活动场所以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5万元,环保厅投入自有资金20万元,捐赠物资5万元,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与切实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的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了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婺源县委组织部和县团委的高度赞扬,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三、找定一个着力点
在江西省环保厅机关团委及厅直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创建方案中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江西省环保厅青年林已栽种了2000株枫树和20棵珍贵的红豆杉树苗; “一帮一”结对助学活动已选定了帮扶对象和确定了帮扶人,首批助学经费和学习用具将于近期送交帮扶对象;帮助完善创建点青少年文体活动场所的四台电脑及图书、书桌、书架、体育活动器材都已选购完毕,也将于“六一”前送达创建点小学并完成安装调试;河西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已通过前期论证,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设计图纸并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为大力提高广大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5月份厅机关团委还将邀请国家环保部组织的全国环保志愿者前往创建点,为当地青少年开办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河西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经费已落实到位,施工用地的征集与平整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设计施工方案,将于5月动工建设。结合农村污染现状,力争使工程项目成为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工程,并在全省推广。
通过前一阶段扎实的工作,江西省环保厅团委开展创建共青团生态文明示范村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婺源县电视台等媒体对创建活动作了专题报道,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为今后的工作打了下坚实的基础。下一步,省环保厅团委还将进一步拓展工作范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探索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争取多方的参与,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现有的基础上,使创建文明示范村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