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省荣成市以生态市建设为总抓手,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围绕塑造“幸福海岸、宜居典范”城市品牌的发展战略,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全力打造滨海生态花园城市。
荣成市立足于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积极引入生态经济理念,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进传统产业生态转型,大力实施生态产业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推行企业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循环经济试点,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通过建设生态示范区、绿色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全市有45个产品获得了国家A级以上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40多万亩。全市还以“生态+文化”的模式,依托9处特色旅游景点,开展休闲度假、观光游乐为主题的滨海生态游。
荣成市坚持高标准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水等工程建设。全市先后投资8亿元,启动实施了市区3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市区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8%。已建成和在建的镇区污水处理厂(站)8处,日处理能力达到1万吨。注重加强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对崖头河、桑干河、十里河等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为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的产生,荣成市严格把好环境准入关,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新建项目规定了环境指标、投资密度、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五个不能降低”,做到产业性质与环保目标不一致的、选址布局与生态分区规划不相符的、未达到污染源限期治理要求的“三个一律不批”。2004年以来,全市共拒批各类涉污项目47个,关停污染企业16家。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着力强化了蓄水工程、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土地整理复垦、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生态功能区建设等工作;建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成山头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桑沟湾被评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荣城市受保护地区已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9%。
荣城市做足做活“生态、滨海、旅游”文章,形成了人、城市、自然和谐统一,山、海、岛相得益彰的生态城市格局。不懈的努力换来累累硕果。荣成市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首届中国魅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去年还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生态市之一,成为山东省首个国家生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