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拿出专项资金,并落实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如谁造谁有,免费规划设计,免费提供技术和苗木,放宽林木采伐、林业贷款、林木火灾保险条件等,鼓励各地踊跃造林。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各乡镇绿色精品工程亮点纷呈。浩山乡利用地处山区、山多地少的资源特点,倡导农民利用林改分山到户后的受灾林地、采伐迹地和闲置开荒地营造杉木林基地,仅该工程就免费提供苗木和农民自购苗木共50余万株,造林面积约3000多亩,成为该县杉木商品林基地。棉船镇充分利用近年外江冲集滩地和长江防护堤内侧空闲地等适宜杨树栽植和生长的沙化土地,大力营造杨树林,既起到了防沙治沙的功能,又起到了保护大堤的作用,全镇此工程已调运杨树苗木35万余株,造林面积达7000余亩,与该镇原有退耕还林、长防林等造林工程融为一体。
彭泽县还将生态林业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利用平原地区、江滩、沟渠两侧、水库、抛荒地发展原料林基地来节本增效。安徽籍商人蒋光武在投资办胶板厂前就承包了林地、沙滩地造了3000亩杨树木作为储备资源。目前,全县已有8个企业共建原料林基地15000亩。马当镇利山村村民今年自购杉木苗20万株用于山上造林,棉船、芙蓉墩、杨梓等地的农户一有苗木调运过去就争先恐后抢购杨树、泡桐等苗木,苗木需求量一加再加,超计划50%以上。曾经与泥土为伍的天红镇农民高继明,几年前开始种植水梨,随着果业的红火发展,种植面积也从原来的小打小闹的庭院种植发展到壮大到现在的360余亩。在彭泽,像高继明一样的造林大户还有棉船镇方时高、芙蓉墩镇闻朝鲜、东升镇李正保等。如今,全县涌现5万林农,其中1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有21户,500亩以上的有27户,种植面积达3∽4万亩,其中还有不少林农在自家的林地里套种药材、水果、蔬菜等发展经济林,呈现林满园、果满枝的喜人画面。同时,该县抓住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有利时期,发动乡村干部深入农户,为返乡人员算明经济帐,鼓励他们进行山水开发,投入到家乡的生态和林业产业建设,使这些在外打工有了一定积蓄的农民对林业生产充满信心,纷纷从赚钱盖新房转向开办“绿色银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近300名返乡人员已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造林面积达8000余亩,在全县掀起了一股返乡造林创业热潮。
春风劲吹满眼绿。在全县上下精心组织下,该县生态林业建设扎实推进,共建成以杨树为主的农田林网速生林1万亩,以泡桐为主的高标准示范林12万亩,以杉树、果树及阔叶树为主的退耕还林13万亩,完成通道绿化942.3公里,绿化面积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约为49.5%,较五年前增长了3个百分点,活林木蓄积量为近400万立方米,较五年前增长了近140万立方米。彭泽天蓝、山绿、水秀的生态美景也在悄悄呈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屏障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