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的"桓台样本":尝试"公司化运作"

  既不是政府包办,又不完全交给市场,更不让农民掏一分钱,山东省桓台县通过政府投入与公司化运作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农村垃圾治理新路子。目前,该县财政每年投入1300多万元,基本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体系。

  村里来了“黄马甲”

  早上7点,果里镇徐斜村的保洁员于爱芹穿上橘黄色的马甲,推出三轮车,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

  于爱芹所在的村有1100人,按每千人3名保洁员,每150人1个垃圾箱的标准,配备3名保洁员、8个垃圾箱。垃圾箱内收集的垃圾,每天由叉车、密封式运输车集中清运,经县垃圾压缩站处理后,转运淄博市垃圾发电厂。

  “去年,仅购买60辆工具车,建垃圾压缩站一期工程,县里就投入了3000万元。目前,全县垃圾箱从510个增加到2919个,每个垃圾箱补贴750元,县财政一次性投入218.9万元。”桓台建设局副局长高庆禄说。

  有了政府的支持,桓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效果立显。在唐山镇于堤村,记者见大街小巷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整整齐齐。74岁的李曰伦和几个老朋友在路边的树荫下乘凉,颇为惬意:“往年夏天,蚊子苍蝇特别多,今年夏天,连蚊帐都不用了。”

  尝试“公司化运作”

  2008年5月,桓台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县―镇―村”三级市容环卫管理机制。与此同时,马桥镇、果里镇、唐山镇、新城镇、田庄镇等尝试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由保洁公司负责环卫,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效率。

  “几年前,我们投标承包了县城内的卫生保洁。去年11月,公司参加果里镇43个村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招投标,以每月5.2万元的价格竞标成功。”玉洁环卫有限公司经理荣建国说,玉洁公司还负责马桥镇驻地和一部分村的保洁、垃圾清运,共为86名农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保洁公司的加入,使环卫工作真正实现了‘干管分离’。”高庆禄说,“政府拿钱,建设、环卫、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每季度对公司进行随机考核,其结果与资金拨付直接挂钩。”比如,某公司当季考核得90分,保洁员和垃圾清运补贴均按总额乘以90%计算。

  政府与市场尚需磨合

  荣建国介绍,玉洁公司去年以21.8万元的价格,承包唐山镇驻地和6个村的清扫、垃圾清运。然而,唐山镇2009年招投标时,玉洁公司没再参与竞标。

  “原因很简单,公司要支付保洁员每人每月450―600元、驾驶员每人每月1500元的工资,每年还要为他们交100元的人身保险,加上燃油费、车辆维修费,承包唐山镇纯利润仅有2000元。”荣建国说,“公司是讲利润的,但为了占领市场,众多公司招标时竞相压价,有的甚至压到成本价以下,这必将影响垃圾清理的质量。”

  高庆禄认为,农村垃圾处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探索市场化运作的同时,政府要加强协调与管理。“竞标价格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企业间恶意竞争。” “保证政府资金及时拨付,也是做好环卫工作的关键,”济南环卫科研所所长曾宪兴说,这些资金如无法及时到位,也将影响保洁公司的正常运转。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9-07-27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