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部地区淡水鱼养殖大省。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兴凯湖等地处中俄边境的大型水域生态条件良好,水量充沛、水质清纯、饵料生物繁盛。黑龙江等河流经俄罗斯入海,独特的水域条件使中俄界江流域形成了独特的鱼类品种。
为增殖界江流域的珍稀鱼种资源,黑龙江省自1994年以来向边境水域加大了国际濒危物种鲟鳇鱼和大马哈鱼的放流力度。全省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境水域新建和扩建了鲟鳇鱼、大马哈鱼放流站和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建立了国家级良种场和繁育基地。
通过资源增殖,黑龙江省界江流域主产区捕捞鲟鳇鱼、大马哈鱼数量明显增多,其中大马哈鱼捕捞量由近10年平均年产3万尾恢复到近3年平均年产20万尾,增长了6.7倍。黑龙江省的渔业资源放流工作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得到俄罗斯等有关国家的高度评价。 黑龙江省农委的人士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中俄双边渔业合作,继续在界江、界河和界湖开展濒危物种增殖放流工作。2010年,全省计划放流鲟鳇鱼苗50万尾,比2009年增长67%。
在增加珍贵鱼种放流数量的同时,黑龙江省渔政部门还将加强边境水域管理,有效控制捕捞强度。重点监管生产季节、禁渔期间和敏感区域,严厉打击无证捕捞、私捕滥捞、使用违规渔具和越界捕捞行为,为鱼类繁衍生息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