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三江源"地区实施"天保工程" 生态效益显著

    新华网西宁12月16日电(记者吕雪莉、何伟)记者自青海省林业局获悉,青海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1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95亿元,使198.33万公顷森林得到休养生息,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据青海省林业局林改办副主任黄江勇介绍,1998年,青海省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头”地区正式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总面积为39.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上。

    截至目前,“天保工程”共完成公益林建设513.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8万亩,封山育林460.99万亩,飞播造林27.36万亩,森林抚育0.06万亩。

    工程实施后,青海省正式发布了禁伐令,停止国有林区一切形式的森林采伐,林业经营重点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森林保护为主、由资源经营为主转向以资源培育为主的两大转变。

    昔日的伐木人成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务林人,长期消耗采伐天然林的现象得到遏制,天然林得到精心保护和休养生息。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09-12-18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