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草地早熟禾"繁殖成功助力中国三江源生态治理

   新华网西宁2月3日电(记者王大千)近日,高寒草甸生态治理中急需的根茎型草种之一的“青海草地早熟禾”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的审定,其抗寒、耐旱的特点为青海高原建设牧草商品种生产基地奠定了原种基础,也标志着中国三江源草地治理技术趋向成熟。

    青海省科技厅农村与社会发展处处长张超远介绍说,针对三江源区植被缺乏适宜性根茎型草种的情况,科技工作者经过选育新品种、良种扩繁等阶段的试验,形成了“青海草地早熟禾”高原野生驯化草种成熟配套的良种繁殖体系。

    据了解,“青海草地早熟禾”具有抗寒、耐旱、根茎繁殖能力强,易形成草皮层,耐践踏,适合做牲畜饲草等特点,2009年已试验生产良种20000公斤。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高原,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区域,也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2005年,国家在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省启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其中,退牧还草、加快植被恢复是工程一项重要内容。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0-02-04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