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5日专电(记者扎 西)6月5日,我国第一部反映水危机的环保电影《河长》在北京首映。
近年来我国有众多湖泊遭受污染和蓝藻侵害,多个城市引发公共水危机,催生了《河长》电影剧本的诞生。“这部电影有时代感,也紧扣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主题。”早在2009年6月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国家广电总局原剧本中心主任张思涛如是说。
“你看我多环保,我身上穿的这条裤子有好多的洞啊!穿了好多年,就是为了环保!”首映式活动现场吕良伟打趣到,为了让子孙后代还有绿色,要利用自己的公众身份,在有生之年呼吁身边所有的人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环境保护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河长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执政党,才会在短短两三年内,在环境治理上有如此大的手笔和成效。”《河长》编剧、总制片人邓星光表示,电影《河长》的拍摄成功只是在环保影视领域开了个头,接下来他还打算拍摄《河长》电视连续剧和其他公益影视题材。同时也想通过多拍些环保公益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同时期望自己能在中国影视产业有所建树。
《河长》电影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2010年1月开机拍摄,该剧揭露了违法排污企业给民众带来的巨大伤害,老“河长”大义灭亲的举报壮举,父子情、恋人情、邻里情环环相扣,良心、道德、责任相互纠结,揭示出金钱、道义、利益、生命孰轻孰重的浅显道理,体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在实现经济转型期间如何“铁腕”淘汰落后产能,走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之路的决心和行动。
该片由环境保护部、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江苏群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任该片总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