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1960年4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65万公顷,是北温带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中国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地。长白山还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去年游客达到108万人次。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980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吸收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长白山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
1992年8月,长白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被确定为全球28个环境监测点之一。目前国际生态学界对长白山的研究方兴未艾。
2005年6月,为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长白山管委会,为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统筹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长白山管委会主任徐晗说:“经过几代保护工作者的努力,长白山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保护区年生物多样性经济总价值逐年增长,已经达到每年80亿元,‘以区养区’的滚动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新建成的长白山自然博物馆新馆19日正式开门纳客。新建设的长白山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通往长白山北坡景区山门的旅游公路西侧,建筑面积达5600平方米,是旧馆面积的2倍。馆藏物品2万余件,目前展出2935件,比旧馆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