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绿潮连续四年现身凸显黄海生态环境脆弱

资料图:工人用大型机械清理浒苔。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6月30日,志愿者在青岛第三海水浴场附近清理浒苔。 6月上旬以来,青岛市近海海域开始出现大面积浒苔,最大影响面积达到1.3万平方公里,实际浒苔覆盖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对城市景观和奥帆赛运动员赛前训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青岛全市上下积极行动,社会各界群众从海上、潮间带、岸边进行全方位的打捞清理。目前,每天已有超过万人、千余艘各类船只、数十台装运机械投入到清理行动中。截至6月28日,清理浒苔数量超过10万多吨。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资料图:志愿者在青岛第三海水浴场附近清理浒苔

6月30日,一些大学生在青岛前海海岸清理浒苔。 6月上旬以来,青岛市近海海域开始出现大面积浒苔,最大影响面积达到1.3万平方公里,实际浒苔覆盖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对城市景观和奥帆赛运动员赛前训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青岛全市上下积极行动,社会各界群众从海上、潮间带、岸边进行全方位的打捞清理。目前,每天已有超过万人、千余艘各类船只、数十台装运机械投入到清理行动中。截至6月28日,清理浒苔数量超过10万多吨。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资料图:大学生在青岛前海海岸清理浒苔。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网青岛6月29日电(记者张旭东 徐冰)浒苔绿潮连续第四年在山东沿海出现,并于近日在山东省日照市、青岛市以及江苏省连云港市陆续登陆,威胁沿岸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专家指出,浒苔是海水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生物,它的出现凸显目前黄海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对黄海浒苔绿潮进行的监视监测,27日在青岛南部海域有较大面积浒苔漂浮,覆盖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13900平方公里,最北端外缘线已进入胶州湾。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浒苔绿潮已在山东省日照市、青岛市薛家岛和团岛部分沿海登陆。
  据预测,未来数天浒苔将以每天7公里至9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偏北方向漂移,影响青岛市琅琊台湾、古镇口湾、灵山湾、唐岛湾和薛家岛及团岛至崂山头一带近岸海域并陆续登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逄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海连续四年暴发漂浮绿潮浒苔敲响了黄海近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说明沿岸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让黄海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前期研究发现,青岛附近海域并不存在暴发浒苔的早期生命形式,浒苔是从黄海南部受洋流和风力影响漂浮而至。根据前期研究成果,逄少军认为,浒苔在黄海南部形成的原因存在两种可能,均与人类过度排放氮和氨有关。

  一是浒苔作为一种在岩石或者其他附着物上的定生海藻,一直在黄海中南部沿海的潮间带或者潮下带存在,在人类排放氨氮量增加的条件下,形成大量漂浮浒苔;另一种可能是黄海中南部沿海滩涂近年来大规模的海水养殖,使海水中氨氮量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春夏季合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形成大规模的漂浮浒苔。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刘峰等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黄海南部沿海浅滩有大量浮游的浒苔前期生命形式,最高每升海水中有3000余个浒苔的早期生命形式。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今年1至5月的一项调查也表明,黄海中南部各类养殖池塘、紫菜养殖区、盐场、河口内浒苔等绿潮生物广泛,但由于今年气温偏低,致使浒苔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较晚。

  针对日益逼近的浒苔绿潮,山东省沿海各地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自行政区域范围内,以绿潮离岸5海里范围为重点,组织打捞和处置工作,重点保障航道、旅游景点、海水浴场、主要海湾和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清洁。近日记者在青岛市沿海看到当地居民、边防和海警官兵正在打捞已经靠近岸边的浒苔。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黄聿颂介绍说,青岛市已从19日起,派出4艘执法船,每日分东西两线进行海上巡航监视,及时掌握浒苔漂移动态;组织66艘大马力船只,编组成浒苔应急大队,并在胶南市积米崖和崂山沙子口港设置了两处浒苔卸港点,应对浒苔绿潮。

  但逄少军表示,待浒苔形成后进行打捞是无奈之举,因为浒苔生长的速度非常快,它还边漂浮边放孢子,能够不断地繁衍生息。此外,其生存能力十分顽强,浒苔在低温、低氧和低光的条件下仍能生存。即使今年将海面浒苔打捞完毕,漂浮浒苔遗留下来的大量后代将长期存活在黄海水中,待来年气温回暖后可能再次来袭。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0-07-02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