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助三江源区增加近55亿立方米降水

  新华网西宁12月12日电(记者 顾玲)记者从青海省气象局了解到,今年人工增雨为三江源地区带来54.98亿立方米降水,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亚洲水塔”之称。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这一地区的生态状况日益恶化。青海省气象部门从2005年开始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青海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副处长伏洋介绍说,今年三江源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从5月28日开始至10月15日分两个阶段进行,其间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5架次,累计飞行作业近70小时,作业航程3.65万公里,共发射焰弹2460枚、燃烧烟条225根。

  据悉,今年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平均降水量增加34.2毫米,共增加降水54.98亿立方米,有效增加了三江源地区水量,为三江源地区生态恢复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伏洋说,人工增雨成效显著,三江源地区草场逐渐恢复,草地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发展。

  此外,人工增雨实施后,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普遍呈明显增大趋势。2010年黄河源头鄂陵湖的湖泊面积与2003至2009年历年平均面积相比,面积增加了21.38平方公里。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0-12-13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