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4日专电 (记者 姜颖 蒋琪)4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先生,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先生,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先生介绍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等方面情况。祝列克透露,截止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减少1.2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8587平方公里,分别比上次监测时减少0.47%和0.49%。
祝列克提到,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与第三次监测间隔5年内,中国防沙治沙呈现四个重要变化。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减少1.2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8587平方公里,分别比上次监测时减少0.47%和0.49%。我国有荒漠化土地分布的18个省区市,荒漠化土地均有所减少;有沙化土地分布的30个省区市,绝大部分省区市沙化土地有所减少。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5年间,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1.69万平方公里、6800平方公里和2.34万平方公里;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种类型的沙化土地面分别减少9906平方公里、1.04万平方公里和1.56万平方公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平方公里。
三是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5年间,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17.03%提高到17.63%,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平方公里,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
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分别减少了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