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区平均植被盖度达71%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马骞、董峻)农业部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全国退牧还草工程区平均植被盖度为71%,比非工程区高出12个百分点。

  为遏制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化趋势,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从2003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宁夏、云南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8年来这项工程进展总体顺利,通过禁牧封育、补播草种等方式,草原植被明显恢复。

  据农业部监测,退牧还草工程区的草群高度、鲜草产量和可食性鲜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高出37.9%、43.9%和49.1%。生物多样性、群落均匀性、饱和持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草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增强,工程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退牧还草工程调动了广大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积极性,促进了草原承包经营等各项制度落实。广大牧民按照以草定畜的要求,调整畜群结构,牲畜出栏率明显提高。

  退牧还草工程推行禁牧与休牧相结合、舍饲与半舍饲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还促进了绿色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08-10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