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首次在鱼类产卵期调度水位力促长江“四大家鱼”繁殖

   长江防总今年运用三峡工程展开了首次生态调度试验,促进“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鱼类自然繁殖而实施的生态调度。昨天,长江水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社会关心的“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热点话题。
  人工为“四大家鱼”繁殖调度水位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作为适应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物种,其资源动态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受过度捕捞、水污染、航运繁忙等影响,长江渔业捕获中四大家鱼比例不断下降。每年4月底到9月是长江“四大家鱼”产卵期,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家鱼自然繁殖所需的涨水时间及水温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年6月16日起,长江防总组织三峡集团公司、长江委水文局等开展生态调度试验。通过调度三峡水库,日均出库流量增加每秒2000立方米左右,通过人工调度形成涨水过程。
  水文监测结果表明,本次生态调度使得中下游不同水文站点水位持续上涨4-8天;与早期监测结果对比,“四大家鱼”产卵时间与历史自然涨水条件下相应时间一致,“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群体有聚群效应,并与其自然繁殖时的习性相符。初步证明此次生态调度对家鱼自然繁殖产生了促进作用。
  长江流域减灾效益达430亿元
  长江流域今年旱情与汛情交织,长江水利委员会启动预案,三峡工程等流域防汛抗旱综合体系发挥明显效益。据长江委测算,长江流域因此少淹没耕地90万公顷,减灾经济效益达293亿元;两大水利枢纽加大下泄,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
  污水排放增幅放缓将用无人机定位排污口
  2010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9.0亿吨(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比上年度增加5.9亿吨,增幅1.8%。从废污水量趋势看,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废污水量增幅情况看,2008年以后,增幅有所趋缓。
  今年11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形成,其中确定的8项流域控制性指标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总量及用水效率和污染物入河控制量被确定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三条“红线”,长江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今年长江委发布施行了《长江水利委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与《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办法》。今后,长江委将启用遥控无人机监控入河排污口,进行低空探测,实现准确定位,快速诊断。
  本报驻鄂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乔桥 胡早萍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15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