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调研山东水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
努力开创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站综合整理 10月20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赴山东调研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地考察了济南市卧虎山水库、玉清湖水库、济西湿地、腊山分洪工程、小清河治理及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陈雷指出,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人水和谐、科学发展,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要加强“三条红线”管理,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健全和完善山东省及各市县“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遏制不合理的新增取水;严格用水效率控制,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
二要完善河湖水网工程体系,着力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要围绕“四带三区两湖一环”生态水系重点工程建设总体布局,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胶东调水、引黄济青改扩建及配套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库渠水网体系。
三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着力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抓紧完成山东省水功能区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要全面构建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到2015年南水北调东线干线稳定达到调水水质要求,小清河污染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四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着力打造水生态安全屏障。要切实抓好泰沂山区、胶东半岛丘陵区、鲁西北黄泛平原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坡耕地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河湖水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和海水入侵区治理力度,加快海堤达标建设,加强河口湿地保护,打造山东半岛生态海岸。
五要狠抓监管能力建设,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支撑。要加强以重要控制断面、重要水功能区和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山东省的水资源监测、水灾害防御指挥决策和水工程运行管理调度信息化支持系统,抓紧完善水资源监测、用水计量与统计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六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构建水生态建设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制度。要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建立水权转让制度,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陈雷强调,要全面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保障措施。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高位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逐项落实建设目标任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强大合力。二要切实搞好顶层设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搞好统筹规划,明确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并落实好各市县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夯实水利基础、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多赢。三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项目建设。四要切实抓好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济南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适时扩大试点范围,为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样板。五要切实强化依法管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水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区域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引发生态功能退化、破坏水生态的行为。六要切实抓好考核评估。要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三条红线”主要指标落实情况的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