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明珠”绿色崛起

 一边是丰茂脆弱的草原、湖泊,一边是治理不辍的风沙、干旱。素有“坝上明珠”之称的河北省张北县,生态环境是个“矛盾综合体”。

  “生态环境脆弱,不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理由。只要遵循科学发展理念,善于解题,就可以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张北县县长孙晓函说。

  治沙一甲子,筑起京西“防风墙”

  “张北县有重要风口25处,其中黑风口是河北省六大风口之一。”县林业局局长尹世君幽默地说,“一刮风,就起尘,三米开外不见人”,可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北县生态环境的写照。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张北县开始了斗风沙历程――先是在坝上人工造林,而后在全县大规模营造农田林网;1978年起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1986年,张北被列入京津周围绿化工程行列。2000年,张北成为河北省退耕还林试点;次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斗风战沙一甲子,张北县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风日数由过去的90多天减少到30天左右,沙暴日数由26天减少到5天左右,林网工程区内风速降低,地温提高。”尹世君说,全县1/3水土流失土地得到了有效控制。

  生态美了,经济发展也不再原地踏步

  风沙小了,生态美了,但张北县的经济多年在原地踏步。难道生态改善必须付出发展代价?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张北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

  “河北省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均提出,未来5年,河北将重点构建‘一极、两城、两带、十二区’的产业空间格局,两带、十二区中都包含张承草原生态旅游。”县旅游局局长杨亮介绍,“张北县已建成具有浓郁文化特色与自然风光的旅游景区11处,其中张北草原堪称城市中的世外桃源,对京津地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天保集团董事长李保田说,张北县提出大力发展面向北京的养老养生、度假旅游产业,集团投资58亿元建造海子洼国际旅游度假区,“在这个项目中,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最大的亮点。”特色旅游区建成后将每年为张北带来3亿元的财政税收,解决当地3000余人就业。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21
 

CopyRight(C)2008 city-wa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01236号-2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主办: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承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